navigation
快捷导航
快捷导航
/navigation
宁波骨木镶嵌 初次列入省级汗青典范财产传承名
近日,正在浙江省经信厅正式发布2024年浙江省汗青典范财产传承立异工做室名单中,宁波市江北区申报的杨建强骨木镶嵌传承立异工做室成功入选,骨木镶嵌初次列入省级汗青典范财产传承名单。清供摆件(骨木镶嵌)源于宁波慈城,隋唐期间就被列为贡品,并正在清乾隆年间最为流行。清供摆件(骨木镶嵌)有文房四宝、花瓶、插屏、喷鼻炉架等数十个品种,采用优良酸枝木、紫檀木、花梨木等珍贵材木做为原料,外形以明清保守格式为从,榫卯布局工艺,共有拷贝、榫卯、扎坯、木雕等15道次要工序,选材讲求,唱工精细。做为一名地道慈城人的杨建强,从15岁起头学艺,两年出师前往慈城镇三联村,进入慈城新联雕镂厂做木匠,骨木镶嵌、红木雕镂、红木模子等设想立异研发工做。随后又办厂运营《印象慈城》清供摆件专营店。杨建强做品先后荣获国度级金12个、省级金10个、银10多个等30多项大。他本人也曾获得浙江省工艺丹青妙手、宁波市劳动榜样、宁波工匠、港城工匠等多项荣誉称号。清供摆件(骨木镶嵌)从设想到落成,工序复杂,一般工人至多需要2—3年时间才能控制根基技术。跟着其它行业快速成长,工资待遇也大都跨越本行业。目前,不只学手工艺的人越来越少,以至有多年工做经验且手艺精深的工艺师傅也多有改行。“我们通过走访老一辈工匠,收集拾掇了大量的工艺材料和汗青档案,为身手的传承供给了贵重的根据。同时,工做室开设了保守工艺培训班,邀请经验丰硕的教员傅亲身讲课,培育了一批年轻的骨木镶嵌工匠,”杨建强引见道。
目前,杨建强骨木镶嵌传承立异工做室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,内设骨木镶嵌文化展厅和骨木镶嵌工艺体验馆,集体验、研学、科普、研发、出产、发卖、交换等功能于一体,先后培育了20余名可以或许操做的门徒,此中2名成为宁波市工艺丹青妙手。